金門建大佛的省思

 

本文刊登於2007/11/06 金門日報言論廣場

 

     曾經,金門是個文風鼎盛人文薈萃之地。朱熹曾到金門講學,一個村子裡曾有過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的風光時刻。因鄭成功的渡海攻台砍遍金門可用的樹木造船,使得金門飛砂走石頓成荒漠之地,島上居民無以謀生,只得拋妻棄子離鄉背井的遠渡重洋去南洋另求發展;到南洋的金門子弟胼手胝足積攢些錢就匯回家鄉,因此金門到處有由南洋匯錢返鄉建築的番仔樓,形成金門建築景觀的另一大特色。

 

   國軍撤離大陸轉駐金門,為金門帶來了生機亦伴隨相當的危機。十萬大軍駐守金門,不啻安定金門的民心,其生活上的消費,亦給金門的經濟帶來乘數效果的繁榮。但因戰地政務的實施,限制了許多民生經濟活動,民眾的就學就業仍有無可避免的瓶頸,年輕一輩想要有所發展就得離鄉背井渡台。刻苦勤儉的金門人赤手空拳赴台,個個都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如今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親人與產業在台。

 

   隨著政治情勢的緩和,十萬大軍撤離金門如今只象徵性的留守數千人,原本軍人消費的繁榮市面不再,百姓企盼小三通能帶來替代性商機,未料,所有的過境旅客並未在金門停留消費,只把金門當過境的踏板、墊腳石,市面處處一片蕭條。今日的金門大部分是婦孺與老人留守家鄉,年壯者仍得離鄉發展,難道這是金門人的宿命?

 

   部分人士基於愛鄉護土之情,乃倡議在金門建大佛,說是「金門要建大佛才有願景」、「大佛園區開發是千秋大業」、「建大佛是為金門子子孫孫建立一個吃不完、用不盡的搖錢樹,使金門真正發展起來」…..;不論是何種說法,相信其出發點是愛金門、護金門的。據悉,擬籌建的金門大佛園區,位於金沙鎮金龜山及周邊約一百二十公頃的土地上,山上可建一百六十公尺高的觀世音立佛,加上蓮花座五十公尺,總體高度二百一十公尺,創建「世界第一」大佛。

 

   據查考建址有殘存的貝塚和帶著貝殼鋸齒緣所壓印形成的紋飾陶片等古文物,依然攜帶著無可取代的金門古文化的記憶,它們蘊含著金門史前人類面對未知大自然的生存和適應變遷過程的文化意義。

 

   個人認為不管建的是多大的大佛,不能動用到政府的土地與任何資源,不可將原本國有土地巧立名目變更地目再五鬼搬運過渡為建大佛之用!不可以補助文化、民俗、景觀、公園、、、之名行補助建大佛之實,畢竟我們是個宗教自由的國家,佛教不是國教,憲法第七條明白揭櫫:「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十三條:「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政府應基於不偏袒單一宗教的立場,如果建大佛政府撥用土地或財政資源,改天基督教要建基督耶穌的石像或天主教要建聖母瑪麗亞雕像是否也比照建大佛辦理?

 

   早在1200年前,西元八一九年(元和十四年),唐憲宗迎佛骨入大內,韓愈上表反對迎佛骨,《論迎佛骨表》指出:「漢明帝時始有佛,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梁武帝三度捨身施佛….其後竟為侯景所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整篇《論迎佛骨表》就是在諫憲宗不可迷信誤國,當然,韓愈亦因此被貶為潮州刺史。而其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的《論迎佛骨表》亦因此流傳千餘年為後人所稱頌。

 

    相信提議建金門大佛者都讀過《論迎佛骨表》,雖然他們都以帶動地方經濟為理由,但其內心是為事佛拜佛的,建一尊250公尺 高的大佛就能為「金門子子孫孫建立一個吃不完、用不盡的搖錢樹」真是可笑至極的想法!台北101大樓已被杜拜興建中的大樓比下去,金門建一尊250公尺 高的大佛,其他地方可能建一尊350公尺 乃至450公尺 高的大佛,我們彈丸之地的金門有那麼多土地做此建大佛的競爭嗎?如果真是誠意正心事佛,佛自心中坐,可大可久!

 

    而今的金門主政者不該「不問蒼生問鬼神」,施政重點應著眼於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的維護、海洋娛樂資源的開發、觀光事業的發展、專業技能的培育、地方特色的發展方是千秋根本之道,不該捨本逐末去建大佛。大佛建立可能風光個五年十年,被之後超越者取而代之將何去何從!?望主政者能慎思明辨不偏不廢瞭解真正民之所欲!是所至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85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