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


 


【水腫】 

    

 身體體液約佔全身體重的 60%,其中 2/3 為細胞內液,1/3 為細胞外液。而在細胞外液中, 有 2/3 為組織間隙液(interstitial fluid) ,其餘 1/3 為血漿。在人體內,調控組織間隙液的正常機制有下列幾項:

      1.
微血管的靜水壓(hydrostatic pressure)將液體推離血管
      2.
微血管的滲透壓 (oncotic pressure)將液體拉回血管
      3.
淋巴管將殘餘的組織間隙液輸送回血管 

    
如果組織間隙內之液體積聚過多,就會造成臨床上所看到的水腫現象,稱為「水腫edema)」。如果液體是積聚在體腔,則稱為積水或積液(hydrops),如:胸腔積水、心包積水等。再者,細胞內液積聚過多,使細胞腫脹時,稱為細胞水腫(如:細胞中毒性腦水腫)。但一般而言,「水腫」是指細胞組織間,積聚過多液體。 

    
造成水腫的原因可分為下列四項,這些因素可單獨或合併作用: 

    
一、微血管靜水壓的增加 ── 如:鬱血性心衰竭所造成之全身性水腫,和肝硬化引起門靜脈高壓症,造成之腹水等。 

    
二、微血管滲透壓的降低 ── 因為「白蛋白」是形成微血管滲透壓的主要成分,任何造成「白蛋白」降低的因素,如:腎病症候群、大面積燒傷、蛋白質流失性腸道病變、嚴重營養不良和肝硬化等,都可能造成全身性水腫。

    
三、淋巴管阻塞 ── 容易造成局部性水腫。 

    
四、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 因過敏或發炎,導致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因而造成水腫。 


    
正常情況下,體內組織間隙液體的量,是保持相對恆定。而恆定之維持有賴於血管內外,不斷進行著液體交換,使組織液與血漿之間,微血管管壁之通透是保持動態平衡。當兩者之平衡發生障礙,即發生水腫。

   
身體所合成的「血清白蛋白」不足,會造成血液的滲透壓下降,所以會有「水腫」。血漿膠體滲透壓之維持,主要取決於血漿蛋白,尤其是白蛋白的濃度,因白蛋白含量多,且比球蛋白有較大的滲透壓,每升中合 10 g 白蛋白可形成 0.73 kPa5.5 mmHg)。當血漿蛋白尤其白蛋白濃度變低時,因血漿膠體滲透壓相應變化,有效膠體滲透壓也隨之下降,嚴重時(降至30 g/L 以下)可引起水腫。這種水腫常為全身性的,其水腫漏出液所含之蛋白量較低,約有 10 ~ 30 g /L。引起血漿蛋白濃度降低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蛋白質流失,或是消耗過多。

   
「皮下水腫」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水腫,易發生在組織疏鬆散之部位(如:眼瞼及陰囊部)以及身體之下部(如:足踝部)。其表現為水腫之部位腫脹,彈性降低,按之有凹陷,稍後才能平復,故又稱為「凹陷性」水腫。組織器官內之水腫,其細胞間距離加寬,其間有染成淡紅色的液體,主要表現為體積增大,重量增加,顏色蒼白,切開後可有多少不等的液體流出;若是水腫現場長期存在,將導致組織代謝障礙,細胞萎縮、變性或壞死。所以,水腫並非獨立之疾病,而是許多疾病所產生的一種重要病理過程和體徵。

   
水腫按其分佈範圍,可分為幾種不同的原因:

   
一、局部性水腫 ── 例如:雙腳或是雙手有水腫現象,那是代表身體局部循環不好,可能是靜脈或淋巴組織循環較差,像是靜脈曲張,或是過去曾有燙傷或是有蜂窩組織炎,這些都會造成身體局部水腫,必須要朝個別病症去鑑別診斷,才能治療。局部靜脈壓升高的常見原因,是血栓阻塞靜脈腔、腫瘤或瘢痕壓迫靜脈壁等。全身靜脈壓增高的常見原因是右心衰竭,而肺靜脈壓增高的常見原因則是左心衰竭。

   
二、全身性的水腫 ── 這種水腫通常是全身均有,或是先從下肢腫起來,常常也會伴隨著胸水跟腹水。在這類病患的血液檢測結果中,會發現血液中的「白蛋白」值比較低,通常其疾病有幾種:

(一)心臟衰竭

1)臨床表現:早期病人有容易疲倦、運動耐力變差、體重增加等症狀,之後漸漸出現水腫、夜尿、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及端坐呼吸等症狀。臨床上則會發現全身性水腫、兩側肺底部囉音、頸部靜脈怒張及心跳、呼吸加快等現象。

2)病因:心衰竭之病因十分複雜,包括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病變和心律不整等。其他因素如甲狀腺機能低下或亢進、發燒、貧血、肺栓塞或慢性肺病都可能加重心臟衰竭。

3)治療及處理:通常在臥床休息、低鹽飲食(飲食中鹽分須限制以減輕水腫,每天攝取低於 3 公克之食鹽)及大量利尿劑的處理下可有效的改善。若是利尿劑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仍無法改善心衰竭症狀時,可配合毛地黃之類的強心劑,或是週邊血管擴張劑。必要時,必須進行外科或是心導管手術。


(二)肝硬化或是其他嚴重之肝臟疾病

1)臨床表現:早期病人有容易疲倦,食慾不振等現象;晚期則會出現黃疸、腹水、表皮微血管擴張、痔瘡、食道靜脈瘤及肝昏迷等。

2)病因:造成肝硬化之病因十分多樣,最常見的包括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膽道性肝硬化及先天性肝硬化等。其造成水腫的機制,包括:週邊血管擴張導致鹽分及水分滯留、因白蛋白合成障礙,使得白蛋白製造不足(肝臟,是體內合成「白蛋白」的器官)及門靜脈高壓症等。

3)治療及處理:必須嚴格限制鹽分及水分,且由於腹膜的血流量有限,若是使用強力利尿劑之效果不佳,對於頑固性腹水可考慮大量腹膜穿刺放液,或是做腹膜頸靜脈分流(LeVeen shunt)。


(三)腎病症候群

 
1)臨床表現:腎病症候群是指因大量蛋白質從尿中流失,造成血液中之白蛋白下降,而產生的症候群。一般定義為下列三個主要表現中,出現二個以上,即可稱為「腎病症候群」: 

      1.
尿中蛋白流失大於 3.5 gm /day/ 1.73 M2 體表面積
      2.
血中白蛋白低於 3.0 gm /dl
      3.
全身性水腫 

        
其他的臨床表現,還包括: 

      1.
高血脂症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均上升,但高密度脂蛋白(HDL)通常不變。 

      2.
易凝血狀態(hypercoagulable state血管栓塞的併發症可以在全身各處的血管發生,但以靜脈血管栓塞較多,其中以腎靜脈栓塞最為常見。 

      3.
易受細菌感染因受免疫球蛋白及其他體液性免疫物質從尿液中流失(如:factor B) ,使腎病症候群病人易受細菌感染。

 
2)病因 :蛋白尿主要是因為腎臟受到損傷所造成,而腎臟受損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類 ──

   
第一類是原發性的腎疾,腎小球病變使得腎小球有效濾過面積減少,血液濾過率下降,腎臟留不住「白蛋白」,如:急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等。

   
第二類則是因其他疾病所造成的腎臟損傷。甚至,體內滯留過多的鈉,也會造成細胞外液之總量增多,腳部就會浮腫。如:糖尿病、高血壓、感染、各種腫瘤、藥物中毒、血管炎、紅斑性狼瘡及妊娠毒血症等。
    

   
若以病患年齡來區分:十五歲以下以微小變化腎病變最多;十五到四十歲則以局部腎小球硬化,膜性腎病變和全身紅斑性狼瘡最為常見,至於四十歲以上則以糖尿病、膜性腎病變和腫瘤最有可能。對於新近發生的腎病症候群的病人,均應對其可能原因作詳細的病史記錄及理學檢查。

 
3)治療及處理:嚴重水腫之病人,若是水腫造成體重暴增 10 公斤以上,住院後,應以每天減輕一公斤水腫為目標;又常因腸胃道水腫而致吸收減少,故以靜脈注射利尿劑較佳。如有低鈉血症(血中鈉離子濃度偏低),則要限制水分。


   
上面約略概述了水腫的部分成因。而且,在發生水腫的具體疾病中,水腫發生的機制經常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即使在同一類型水腫的發展過程中,各種因素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差異,這種情況特別是在一些全身性的水腫上更為明顯。若是只是單純地本身攝取之營養不足,或是慢性疾病所造成的營養狀況不良(如:慢性胃腸道疾患引起之消化吸收障礙等),只要增加攝取的營養,使身體有充足養分即可改善水腫的症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85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