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少喫為宜


dick  提供


五星級飯店餐廳的生魚片出現蟲蟲危機?!
江守山 著 ( 2010/07/30 )
星期天參加一個長輩的壽宴時,在某五星級大飯店附設的餐廳用餐,當走到「生魚片吧台」一看,讓我只能直搖頭,業者竟把淡水魚-吳郭(又名台灣鯛)直接擺上給客人吃。如果是深海魚當生魚片,我還可理解,但淡水魚就無法苟同了!部分的人從小就知道,吳郭魚是不能拿來做生魚片的,因為淡水魚含有很多寄生蟲卵,吃下肚後,身體裡會有很多的寄生蟲。
或許有人會質疑這些吳郭魚是海魚,不過並不全然如此,吳郭魚是屬於廣鹽性的魚類。在出貨前的一個月至兩個月中間,很多廠商會放到海水裡面養殖,讓牠的肉質變Q,以增加經濟價值。可是這樣放到海水裡面去養兩個月是不會讓身上的蟲卵死去,所以大家吃了還是會讓肝臟、中樞神經、腸胃道有很多寄生蟲寄生的風險。
而寄生蟲寄生在人的體內也是會有很多的麻煩,因為台灣現在已是比較開發國家,一般醫生很少會遇到寄生蟲的病例。所以讓醫生來診斷這種寄生蟲千奇百怪的問題是很困難的,導致病人跑了很多家醫院都檢查不出問題的所在。
許多民眾似乎對吃生魚片情有獨鍾,有些人本來不敢吃,看別人吃,自己慢慢也學著吃,可是在滿足口腹之慾時,可能同時也吃進去了肝吸蟲具有感染性的幼蟲,引起肝膽道的寄生蟲疾病,成了慢性肝吸蟲病患而不自知。
中華肝吸蟲病的第二中間宿主是淡水魚,如草魚、鰱魚、鱸魚、吳郭魚等,不管是養殖的或捕獲的,其生魚片都萬萬吃不得,一定要吃煮熟的。中華肝吸蟲的囊尾幼蟲,在攝氏60度至70度,只要6秒鐘就可殺死。
中華肝吸蟲在古代典籍就有記載,只是使用名稱不同,長約1 2公分 ,寬0.3 0.5公分第一中間宿主為淡水螺類,第二中間宿主是淡水魚,它以囊狀幼蟲形態寄生在魚肉內,當人們食用含有此幼蟲的未完全煮熟的魚類或生魚片,就很容易被感染。
這種囊狀幼蟲進入腸道,約710小時內就會經由總膽管移至肝內的小膽管內,4週後就發育成熟開始產卵,每隻成蟲每日排卵平均達34000個,頗為驚人。
中華肝吸蟲的壽命更可長達120,這段感染期間可能幾無異狀,肝功能檢查除了極少數人鹼性磷酸脢稍會上升,常被當做慢性的肝疾病處理。但蟲體在膽道系統內卻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使膽道結石、膽囊炎的發生比例相對增加,也會造成膽管內皮細胞的變異,是成為膽管癌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有較急性反應的如右上腹部的疼痛、發燒、黃疸等,可以驅蟲藥治療,效果不錯。
肝吸蟲病在中國大陸、東南亞、日本都有流行。據先前的報導,廣東省可能有500萬人染上肝吸蟲病。台灣也有肝吸蟲問題,某些地方的居民還是有使用糞便餵魚,仍有人嗜食生魚片,魚粥,尤其是草魚,為中華肝吸蟲繼續存在、感染提供了適宜的環境與機會。預防方法是應該吃煮熟的淡水魚、螺;加強餐廳及個人廚房衛生習慣,如切魚過後的刀及砧板務必洗淨。
寄生蟲通常抽血也檢驗不到的,斷層掃描也沒辦法發現,所以只能以開刀的方式來處理,病情嚴重的話會發現肝臟和腦袋裡都充滿著蟲。


不管五星級飯店餐廳或一般餐廳的生魚片吧台都不會明確標示魚的品種,而消費者為了面子通常都不敢詢問,但又不明白那是什麼魚就拿起來食用,其實這會造成很多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85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