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紙錢燒給誰 ? 請關心我們的下一代 !!


 




掃墓放鞭炮、燃燒紙錢,引起的山林大火


 


求神求人不如求自心


 


人類為一己之私,惡性循環的結果


毀滅了自己憑藉的根本--地球 !!


 


您知道紙錢是燒給誰 ?


請關心我們的地球及我們的下一代 !!!


佛光山慧一法師說:


燒金紙的人無非是希望燒給過世者


但六道輪迴各不同


進入天道的不需要你燒的紙錢


進入人道的你燒了他也用不到


進入畜牲道的你燒了他也無濟於事


法師說燒紙錢不如做功德,將功德迴向給亡者


文章摘自環保局


  根據高雄環保局前年調查 : 高雄市民每年燒掉上千噸、市價上億元的紙錢!不僅浪費資源,更增加環境負荷,其所花費的金錢如果用在社區民眾的居住環境上,或是幫助該幫助的人,其實際功德更勝於燃燒紙錢!


請您將購買金銀紙錢的費用


捐贈社會公益團體


 改以焚燒功德狀供養神、祖先


即可達到禮敬先人的目的


為啥西方人沒有燒紙錢的習俗


他們的生活卻過的比我們還好


燒紙錢,這種無知的習俗


如果能在我們這一代消除


對地球環保來說,真是大功德一件


環保署也再次叮嚀,露天燒紙錢是違法行為


有污染事實查獲,可處新台幣五千元以上


十萬元以下罰鍰,罰則不輕


請大家一起來支持 ~ 我家不燒金


 


燒 紙 錢 的 由 來


據說東漢的蔡倫發明造紙後,生意興隆,為他賺了不少錢。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羨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倫學造紙。但是蔡莫的恆心不夠,工夫還沒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品質低劣,乏人問津,兩夫妻就對著一屋子的紙張發愁。最後,慧娘想出了一條妙計,便附在蔡莫的耳邊,如此這般教了一遍。



到了這天晚上,鄰居們忽然聽到蔡莫家傳出了嚎啕大哭的聲音。大家趕過來一問,才知道慧娘前一天晚上爆斃死了。次日清晨,蔡莫當著鄰居的面,在慧娘的棺前哭得的死去活來。一邊泣訴,一邊燒紙。燒著燒著,忽然聽到棺材裡有響聲。


 


過了一會兒,又聽到慧娘的聲音在裡面叫著:「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眾人都呆了,最後終於鼓起勇氣打開棺蓋。慧娘就跳了出來,告訴鄰居,她死後到了陰間,閰王讓她推磨受苦。因為蔡莫燒了很多紙燒,所以小鬼們都爭著為她推磨。她又把錢交給閰王,閰王就放她回來了。


 


蔡莫故意的問:「我沒有給妳送錢啊!?」慧娘就指著燃燒的火堆說:「那就是錢啊!陰間是以紙當錢的」。蔡莫一聽,馬上就去抱了兩大梱的紙來燒,說是讓陰間的爹娘少受點苦。鄰居見狀,發覺紙錢有這麼大的用處,於是個個都掏錢來買蔡莫造的紙。消息傳開後,不到幾天,蔡莫家的紙全都賣光。



由於慧娘還陽的這一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因此每逄這一天,人們都會給祖先焚香燒紙。這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紙錢內含紙漿、金箔和鉛等金屬成分


焚燒時易產生大量一氧化碳、懸浮微粒和熱氣


 不但造成空氣污染,還會影響人體呼吸系統


事實上


紙錢引發的煙霧瀰漫和灰燼飛揚等現象


對於民眾生活品質造成的影響,是相當嚴重的


神鬼不因人之祭禮之豐而降福


亦不因人之祭禮有失而降禍


 


大事舖張的人,其中有不少人的心態可議,以為買紙燒得愈多、花費愈鉅資拜拜,可以討鬼神歡心,求得闔府平安。宗教家認為,敬鬼神如以「金錢」來換取平安,與賄賂同義,何敬之有?如拿這些經費作公益事業,造福人群,豈不更有意義?與其舖張講求排場,不如心誠則靈來得坦蕩。


 


宗教家指出,民眾在中元普渡時大事舖張,是金錢至上的心態,嚴重污染了宗教信仰和敬拜鬼神的意義。民間信仰以為只要祭品足就可有求必應,已喪失了因尊崇教義或崇尚古人之德風懿行而奉祀的動機。民眾正確的宗教觀念需要重新建立,以革除功利主義對原本單純的善舉所造成的不良風氣。


 


文章來自黃春生牧師


有一次問一位燒紙錢的小孩,說:「你知道紙錢燒給誰嗎?」他說:「媽媽叫我燒,我就燒。反正燒完就對了。」我想很多人也不知道燒紙錢的意義為何?特別對燒紙錢的起源認識更有限。對此,我曾經研究燒紙錢的起源,並寫出「紙錢燒給誰?」的福音單張。內容如下:


兵馬俑保護了誰?


《孟子梁惠王上》就記載一段話,「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在孔子的時代有些有錢人與貴族開始製造「人俑」來陪葬,孔子認為這在心態上實與用真人陪葬無異,而且遲早會導致用活人陪葬的惡果,所以孔子才指責最初製造人俑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絕子絕孫。


後人迷信死人與活人一樣,在陰間有許多需求,不僅以土製的假「人俑」來陪葬,就連墓穴中也放入金銀財寶、衣服布匹。後來,果然有帝王及達官貴族等有錢有勢之人,用活人、活馬來陪葬,以凸顯自己的尊貴,到陰間仍有人服事他。這正應驗了孔子所擔憂的。


死人真的會使用這些陪葬品嗎?陪葬的兵馬俑真的能保護死者嗎?事實證明,財物不是被盜墓者偷盜,就是和陪葬的人、馬也一起在墓穴中腐爛發臭而已。生前享盡榮華的慈禧太后,殉葬品多不勝數,穿上七七四十九層壽衣不說,嘴裡更含著碗大的夜明珠,連貼身內衣褲都是純金打造,是如假包換的金縷衣,但她死後不只被盜墓者偷個淨空連遺體也被扒得全身精光,落得暴屍空墓的下場,豈不諷刺。


紙人、紙錢是破除陋習的替代方案


這種以活人為俑的陪葬行為,在中國各個朝代不斷變本加厲的蔓延開來。《史記秦始皇本紀》和《漢書劉向傳》記載:「凡咸陽宮中嬪妃、宮女一萬余人,全部生殉于驪山秦始皇陵中。陵修成,恐三千修陵工匠泄密,即封閉墓門,無一幸免。死者有顱骨穿箭,身分離,頭戴頸鉗,手腳桎梏,骨存斧痕,歷歷可辨,慘不忍睹!」單就秦始皇一人來說,包括嬪妃、宮女、武士、侍衛、修陵工匠等全部陪葬的活埋人數就上萬人,這些人沒有拒絕的權力,殉葬時,大多正值壯年,有些甚至才十幾歲,青春年華就被活埋斷送了,實在很可憐!


直到南北朝時期,南齊東昏侯(即永泰帝蕭寶卷,公元四九八年)在連年爭戰國庫空虛之下,為了節省開支,才提倡剪紙為錢,來代替金銀財寶陪葬。之後王輿發明印紙為錢,更有做紙人、紙馬來代替活人和活馬的陪葬。如此一來,才慢慢破除了原本以活人來陪葬這種泯滅人性的陋習。


所以,就當時的狀況而言,發明紙人、紙錢實在是濟世救人的義舉,這也是知識份子為了拯救迷信悲劇所想出來不得不然的替代方案。儘管如此,當時的人積習難改,直到西魏時期(公元五三五年),才漸漸接納,印紙為錢,用紙人、來代替活人,但幾百年來,受此遺害,無辜喪生的人也只能留待歷史來討回血債了吧!


紙人、紙錢成為現代人的迷思


許多人不知紙錢的起源,乃是古人為了破除將活人陪葬的迷信與風俗所設,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仍然大量的燒紙錢、紙人、紙馬,甚至有人燒紙賓士、紙飛機、紙金庫、紙電視、和紙樓房等,真是無知可憐,枉費勞力辛苦所賺得的金錢。近年來在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籠罩之下,世界各國都在倡導儉樸,但台灣卻每年燒掉約一百四十億元左右的紙錢、紙馬、紙人等祭品,實在浪費。


不但如此,燒紙錢等物品,往往也容易引起火災,特別在清明時期是火燒山的「旺季」。甚至有人在路邊燒紙錢祭拜亡魂時,因紙灰未完全熄滅,而燙傷小孩的雙腳的事件。不僅如此,燃燒這些紙製的「祭品」,會造成空氣污染,環境不潔;尤其紙灰不能回收,使得森林的砍伐加劇。如此愚昧和枉費,又對死人無益處的惡風,需要今日的知識份子起來勸戒與匡正,早日破除焚燒紙錢的惡習,使後代子孫不再被此種惡習所綑綁。


紙錢的出現,是為了破除將活人陪葬的泯滅人性的陋習。仔細一想,死後的世界是「靈」的存在,既然是靈的存在,就無須和肉體一般,需要世間的俗物。換言之,紙錢、紙馬、紙樓房,或點慈母燈等,都是沒有用。燒得愈多,反而是金紙店愈高興,黏紙樓房的商人賺大錢的機會。


今日需要從你我這一代來摒棄惡習


從歷史的探源裡我們可以發現東昏侯、王輿,他們在當時確實做到了移風易俗的行為,救了許多活人和活馬,改燒紙錢、紙人、紙馬。他們成功了第一步,如今我們應該完成第二步,就是破除愚昧的風俗,不燒紙錢、紙人、紙馬。實際上,人死之後不會再來吃活人的食物,也不需用錢財,反而我們要在父母活在世上的時候,誠心孝敬他們。


很可惜,絕大多數國人的心靈仍被此迷信所禁錮。作為廿一世紀的世界公民,我們都有時代的責任,對於那些反智的迷信陋習必須加以摒除,如此才是台灣人的福氣。


 


這份單張請牧師娘修改過,因為她是高中國文教師,對古文的詮釋及對中國歷代文化有一定的專業見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85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