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地泡溫泉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喜歡浸泡溫泉(湯),不僅全身溫暖,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也讓自己有舒緩壓力的感覺與效果。同時,溫泉所含的礦物質,如:鈣、鎂、鈉、碳酸氫、硫化氫等成分,有改變皮膚的酸鹼值以及軟化皮膚角質之效果。
即便是如此,我們仍然耳聞有人泡溫泉之後,反而因為皮膚出現問題而就醫的消息,甚至有人因為泡溫泉而感染到性病;所以我們要安心地泡溫泉,仍應具備一些常識。
一般正常的皮膚表面,包含一層由皮脂腺與汗腺分泌物所組成的天然皮脂膜,具有滋潤皮膚,防止水分散失,抵抗外界物質傷害之功能。但是,如果身體長時間浸泡熱水,再加上過度搓洗,就很容昜洗掉這層天然皮脂膜,而失去原有隔絕保護之效果。再加上泡完熱水後,在空氣溫度、濕度降低的環境下,血液循環變會變慢,皮脂腺的生理功能減弱,皮膚就會發生粗糙乾燥,甚至發紅脫皮的現象。所以泡溫泉應該注意浸泡的時間,不宜過久,泡完溫泉後,也應以清水清洗,最為適當。
此外,我們也應知道自己所泡的溫泉成分、特性,光是在台灣島上就有好幾種溫泉水質,例如:中性碳酸泉、鹼性碳酸氫鈉泉、鹽泉、硫磺泉等,各類溫泉之成分各有不同,酸鹼值也相異。像:北投地熱谷的青磺泉,其含硫量是自來水的 6 倍,而且含氯量更是自來水的 150 倍,且青磺泉又是屬於酸性水質,所以對於皮膚比較敏感,或是原本有濕疹及異位性皮膚炎等問題的人,浸泡屬於高溫強酸的青磺溫泉,就比較容易因刺激而搔抓出破皮、潰瘍等情況。另外,有人泡完溫泉後不用清水沖洗,喜歡將溫泉的成分「留在身上」;殊不知,若是遇到酸度或是鹼度較高的溫泉,一旦身上的水分蒸發,留在皮膚上酸(鹼)性成分之濃度,可能會提高數十倍,將會對皮膚產生很大的刺激,所以最好在泡完溫泉後,沖一次清水比較安全。
要提醒大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泡溫泉,有以下情形的人應該避免:
(1)有嚴重濕疹、皮膚炎、皮膚潰爛上以及身上有傷口的人。
(2)正處於急性感冒的人,如:扁桃腺發炎、中耳炎、發燒、肺炎等病患。
(3)營養不良或身體極度衰弱的人。
(4)癌症、白血病病人泡溫泉,可能會刺激新陳代謝,反而導致身體加速衰弱。
(5)有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重症患者。
(6)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必須在病情穩定狀態下,才能泡溫泉,然而時間勿太長,並且在出浴後,不要馬上接觸到低溫環境,以預防發生血栓中風。
最後要注意的是,在台灣有很多可以泡溫泉的地方,但是整體衛生環境也良莠不齊,不好的衛生環境會增加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所以應該慎選泡湯的環境,選擇有誠信的店家,如此一來,大家就能在寒冷的冬天,盡情享受泡湯的樂趣。如果泡完溫泉後,有身體不舒服之情形,應立刻找醫師診治,切勿輕忽。
留言列表